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

心脏电复律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损伤、血栓栓塞、皮肤灼伤、低血压等并发症。心脏电复律是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的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及操作规范以降低风险。
电复律后可能出现短暂性或持续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复发、室性早搏等。这与心脏电生理紊乱、基础心脏病未纠正等因素有关。需持续心电监护,必要时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或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时需调整能量参数或改用药物复律。
高能量电击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表现为肌钙蛋白升高或心电图ST-T改变。操作时应从低能量开始逐步递增,避免重复高能量电击。合并冠心病患者风险更高,术后需监测心肌酶谱,必要时给予营养心肌治疗。
房颤患者复律后心房收缩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可能引发左心房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或外周动脉栓塞。术前需经食道超声排除血栓,并规范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至少3周。术后继续抗凝4周以上。
电极板接触不良或高能量放电可引起局部红斑、水疱。操作时需涂抹导电膏确保充分接触,选择合适电极板尺寸。轻度灼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严重者需烧伤科处理。重复电击需更换电极板位置。
电复律后可能出现一过性低血压,与麻醉药物、迷走神经反射或心肌顿抑有关。术中需监测血压,提前建立静脉通路。血压下降明显时可静脉补液或使用多巴胺注射液。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复律必要性。
心脏电复律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监测生命体征至少24小时。饮食以低盐、易消化为主,限制咖啡因摄入。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房颤患者需长期随访抗凝治疗。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