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中医科 > 中医内科
湿气重可通过茯苓、薏苡仁、白术、苍术等中药调理,具体用药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茯苓利水渗湿,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便溏,常与白术配伍使用。
薏苡仁健脾渗湿,对湿热内蕴导致的痤疮、脚气有效,可配伍赤小豆增强疗效。
白术燥湿健脾,主治脾虚湿困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多与陈皮同用。
苍术芳香化湿,针对寒湿引起的关节酸痛、舌苔白腻效果显著,常与厚朴搭配。
湿气重者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运动促进排汗,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进行体质辨证。
59623次浏览
53944次浏览
60959次浏览
62077次浏览
58857次浏览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痛风吃什么药
治疗痛风最简单的方法
机化性肺炎和肺癌区别
pancoast癌
打瘦腿针有什么副作用
2025-10-29
瘦腿针的效果期间会反弹吗
栝楼对肺有好处吗
2025-10-27
新鲜石斛泡水喝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2025-10-26
子宫脱垂通常可以治疗改善,具体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有关。子宫脱垂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