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剖腹产后需要进行盆底肌修复。盆底肌损伤可能由妊娠压迫、激素变化、分娩方式、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
孕期子宫增大会持续压迫盆底肌,导致肌肉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肌力,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韧带松弛,产后3-6个月是黄金恢复期,建议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剖腹产虽避免经阴道损伤,但盆底肌仍可能因宫缩压力受损,严重者可出现压力性尿失禁,需采用磁刺激疗法。
35岁以上产妇盆底肌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可能伴随脏器脱垂症状,必要时需进行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产后42天复查时应评估盆底肌功能,日常避免提重物及久蹲,坚持3个月以上康复训练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