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音、发绀等症状,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逐渐进展至终末期。
异物刺激气管黏膜引发反射性呛咳,早期多为阵发性剧烈干咳,可能伴随面部充血。建议立即停止进食并拍背帮助异物排出,若无效需急诊就医。
异物阻塞气道导致通气障碍,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婴幼儿可能出现三凹征。家长需保持患儿坐位前倾姿势,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高调哮鸣音,常见于异物部分阻塞主支气管。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尝试排出异物,失败时需支气管镜取出。
严重缺氧导致口唇及甲床青紫,提示完全性气道梗阻。此时须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同时准备肾上腺素、氨茶碱等急救药物。
避免给幼儿食用坚果、果冻等易呛咳食物,进食时保持安静环境,掌握基本的气道异物急救手法有助于预防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