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异常渗液、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观察伤口情况、体温变化、疼痛程度及气味异常等判断。
拔牙后24-48小时轻微肿胀属正常现象,若持续加重伴皮肤发烫、发亮,提示感染可能。建议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避免触碰创面。
正常血凝块呈暗红色,若出现黄白色脓液或带有腥臭味的分泌物需警惕。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清洁,但禁止用力漱口。
术后3天疼痛应逐渐减轻,若出现搏动性跳痛或放射痛,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阿莫西林等药物。
体温超过38℃伴寒战、乏力时提示感染扩散。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食,48小时后可轻柔清洁口腔。出现张口受限、淋巴结肿大等特殊情况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