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可能由感染性炎症、过敏性肺炎、间质性肺病、早期肺癌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特征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肺泡内渗出物增多,表现为磨玻璃影。常见于肺炎恢复期,通常伴随咳嗽、低热。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选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等药物。
吸入有机粉尘或化学物质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肺泡壁水肿。患者多有职业暴露史,伴气促、胸闷。需脱离过敏原,严重时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孟鲁司特等药物控制炎症。
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引起肺泡间隔增厚,影像呈磨玻璃改变。可能与吸烟、环境污染有关,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需使用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辅以氧疗。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或原位腺癌可呈现纯磨玻璃结节,通常无典型症状。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吸烟、家族史,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楔形切除、肺段切除等手术方式。
发现磨玻璃结节影应定期随访胸部CT,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