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皮下气肿可通过体位调整、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穿刺抽吸等方式治疗。皮下气肿通常由二氧化碳残留、穿刺损伤、组织分离不当、气腹压力过高等原因引起。
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有助于气体向盆腔聚集,减少皮下扩散。该措施适用于轻度气肿,无须特殊处理。
使用温热毛巾敷于气肿部位可促进血管扩张,加速气体吸收。注意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
严重气肿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促进水肿消退。
对于大面积气肿伴呼吸困难者,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排气。操作需严格无菌,防止继发感染。
术后应密切观察气肿范围变化,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建议摄入高蛋白食物促进组织修复,适当活动肢体帮助气体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