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左心衰竭该怎么卧位
病情描述:
急性左心衰竭该怎么卧位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应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这两种体位能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同时有助于改善肺淤血症状。

    1、半卧位

    床头抬高45-60度,背部垫软枕支撑。该体位可减轻肺循环压力,缓解呼吸困难,适合意识清醒但无法耐受端坐位的患者。

    2、端坐位

    双下肢自然下垂于床沿,前臂支撑于床上桌。此体位通过重力作用减少约400ml回心血量,显著降低肺动脉楔压,是严重肺水肿时的首选体位。

    3、体位转换

    每1-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避免骶尾部压疮。变换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4、禁忌体位

    禁止平卧位以免加重肺淤血,休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休克体位。

    急性期需持续心电监护,保持体位稳定直至呼吸困难缓解,同时配合吸氧、利尿等治疗,禁止擅自调整体位角度。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吗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与否主要根据肺部及心功能影响。发病早期一般不严重,晚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病情较严重。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治疗心衰之目的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去除诱因,调整代偿机制,延缓心室重构以及对症治疗等。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如何抢救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抢救时首先要调整患者的体位,并且保持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容量负荷。对于伴有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最好可以采用面罩吸氧。另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发现异常后一定要拨打急救电话,平时也要做好预防,避免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心脏舒张受限。
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实际上指的就是心室某个部位提前出现的激动和兴奋的情绪,抑制了窦房结。因其他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精神、环境影响、代谢性因素和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悸、胸闷、乏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