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主要表现为腰背部钝痛、活动后加重、夜间痛醒、骨折后锐痛等特征。疼痛特点与骨量流失程度、微骨折及椎体变形密切相关。
早期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脊柱区域的持续性隐痛,与椎体骨小梁微骨折有关。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或雷洛昔芬等抗骨吸收药物。
负重或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提示存在脊椎压缩性改变。需避免搬运重物,配合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平卧时椎体压力重新分布可能诱发疼痛,常见于中重度骨质疏松。需排除其他病因,必要时采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配合硬板床休息。
椎体或髋部骨折时出现突发剧痛伴活动受限,需立即就医处理。急性期可选用降钙素鼻喷剂缓解疼痛,长期需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再骨折。
建议每日摄入300ml牛奶等高钙食物,进行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使用防滑垫预防跌倒,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