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肾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和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肾病通常由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肾小球内高压、肾小动脉硬化及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肥胖患者需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是首选药物,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肌酐和血钾变化。
针对蛋白尿可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贫血患者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钙磷代谢紊乱需使用碳酸镧等磷结合剂,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
终末期患者需考虑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建议建立血管通路,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肾移植评估。
患者需每月监测血压和尿常规,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