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引发高血压可能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肾炎导致肾脏排泄功能减退,体内水分和钠盐蓄积,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减轻水肿。
肾小球缺血刺激肾素释放,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导致血管收缩。常伴随头晕、心悸,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控制。
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减少,血管舒张功能受限。表现为血压波动大,需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改善血管痉挛。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伴随蛋白尿、夜尿增多,需联合降压药(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保护残余肾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尿常规,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