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可能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引流减压、高压氧治疗等方式干预。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后伤口污染可能导致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彻底清创并使用头孢唑林、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常见于儿童长骨干骺端,伴随发热寒战,需静脉注射青霉素、头孢曲松、利奈唑胺等药物控制菌血症。
糖尿病足溃疡或褥疮等软组织感染可侵蚀至骨骼,多伴有坏死组织渗出,除基础病治疗外需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替加环素等广谱抗生素。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者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可能累及脊柱或骨盆,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抗真菌或特殊抗生素。
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急性期限制患肢活动,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慢性感染者需完成足疗程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