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
1、皮肤出血
早期常见四肢散在针尖样瘀点,碰撞后易出现瘀斑,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黏附功能下降有关。
2、黏膜出血
进展期多见反复鼻出血、牙龈渗血,口腔血疱形成,提示血小板计数多低于30×10^9/L。
3、内脏出血
严重者出现黑便、血尿等,胃肠道出血多伴随头晕乏力,需警惕失血性休克风险。
4、颅内出血
终末期可能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障碍,死亡率较高,血小板计数常低于10×10^9/L。
建议患者保持软质牙刷清洁口腔,避免剧烈运动碰撞,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头痛呕血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