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脏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严密监测、必要时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妊娠期心脏病通常由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期心肌病等原因引起。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保证充足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心脏负荷。
可能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负荷加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拉贝洛尔、氢氯噻嗪等药物,须严格监测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
可能与原有心脏疾病加重、妊娠期特有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心功能分级变化。
心功能Ⅲ-Ⅳ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终止妊娠。根据孕周选择药物引产或剖宫产术,围术期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保障母婴安全。
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出现气促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