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后发生坏死的概率约为20%-40%,主要与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固定方式、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
1、骨折类型:
头下型骨折坏死率最高,经颈型次之,基底型最低。骨折线越靠近股骨头,血供破坏越严重。
2、复位质量:
解剖复位可显著降低坏死风险。复位不良会导致关节囊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影响血供。
3、固定方式:
空心螺钉固定较钢板更有利于保留血供。早期稳定固定能减少血管二次损伤。
4、患者年龄:
儿童患者坏死率低于成人。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骨折端稳定性差,坏死风险增加。
建议术后定期复查MRI监测股骨头血供,避免过早负重,可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缺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