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后腹泻可能由药物成分刺激、个体敏感、配伍不当或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对症处理等方式缓解。
部分中药含大黄、番泻叶等泻下成分,直接刺激肠黏膜导致腹泻。建议停用相关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缓解症状。
体质敏感者可能对常规剂量药物产生不耐受反应。家长需观察儿童排便频率,必要时减量服用或更换药方,成人可短期使用洛哌丁胺控制症状。
寒凉药与滋补药同服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痛腹泻。需由中医师调整配伍,急性期可用黄连素片、肠胃康颗粒、枫蓼肠胃康合剂。
脾虚湿盛者服用滋腻药物易加重腹泻,多伴食欲不振。建议配伍健脾化湿药,症状持续需排查慢性肠炎等疾病,可配合参苓白术散调理。
服药期间避免生冷油腻饮食,若腹泻超过3天或伴发热需及时就医。中药煎煮前需充分浸泡,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量与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