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亢的药物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关节疼痛等。甲亢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抗甲状腺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⁹/L。建议用药期间每周监测血常规,出现发热咽痛需立即就医。可配合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药物代谢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需每月检测肝功能。必要时可联用护肝药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
约5%患者会出现瘙痒性斑丘疹,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轻度皮疹可联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出现皮肤黏膜破损需立即停药并就诊。
药物可能诱发关节炎样反应,常见于用药后2-3周。可表现为腕关节、膝关节对称性疼痛,通常停药后缓解,必要时可用塞来昔布等镇痛药。
用药期间应避免高碘饮食,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与TRAb抗体,出现严重副作用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