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感染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截肢,截肢通常仅在感染严重且无法控制时考虑。骨折感染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抗生素治疗、清创手术、负压引流、植骨修复。
轻度感染可通过静脉或口服抗生素控制,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感染灶清除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步骤,需彻底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可能与创伤污染、术后护理不当有关,常伴随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创面持续负压吸引可减少细菌滋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适用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情况。
感染控制后可能需骨移植修复缺损,可能与开放性骨折严重程度有关,常伴随骨不连、畸形愈合等症状。
骨折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出现发热或伤口渗液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固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