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概述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一般表现为口眼歪斜,患侧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 发病部位在哪里?
  • 应该挂什么科?神经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鼻唇沟变浅、眼睑外翻、面肌无力、口角歪斜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皮肤检查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中老年人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许瑞英

Q: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是什么

A: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主要包括早期单侧额纹消失、进展期口角歪斜、终末期闭眼困难及味觉减退。

1、额纹消失

早期表现为患侧额头皱纹减少或完全消失,可能与受凉或病毒感染有关,可通过热敷和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治疗。

2、口角歪斜

进展期出现鼻唇沟变浅、喝水漏液,常因面神经水肿压迫导致,需使用泼尼松减轻水肿,配合甲钴胺修复神经。

3、闭眼困难

患侧眼睑闭合不全易引发暴露性角膜炎,需使用人工泪液保护角膜,严重时需进行眼睑缝合术。

4、味觉减退

鼓索神经受累导致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异常,常伴随听觉过敏,急性期可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

发病后需避免冷风刺激,进行面部按摩及针灸康复训练,三个月未恢复需排查颅内病变。

张文同

Q: 新生儿面神经麻痹是怎么回事

A:

新生儿面神经麻痹可能由产道挤压、胎位异常、先天性面神经发育不良、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产道挤压

分娩时产道压力可能导致面神经暂时性损伤,表现为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多数2-4周内自行恢复,需保持眼部湿润防止角膜干燥。

2、胎位异常

持续性枕后位等异常胎位可能压迫胎儿面部神经,出生后出现口角歪斜症状。建议家长每日轻柔按摩患侧面部肌肉,配合温热毛巾外敷促进血液循环。

3、神经发育不良

先天性面神经管狭窄或神经髓鞘化异常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4、感染因素

母体孕期病毒感染或新生儿中耳炎可能损伤面神经,通常伴随发热、耳周红肿。需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严重者需面神经减压术。

母乳喂养时注意调整婴儿体位,避免压迫患侧。若三个月内未改善需复查肌电图,排除颅内病变可能。

王海泉

Q: 面神经麻痹中药方剂

A:

面神经麻痹可通过牵正散、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小续命汤等中药方剂治疗。该病多由风寒侵袭、气血不足、风痰阻络、肝肾阴虚等原因引起。

1、牵正散

适用于风寒袭络证,含白附子、僵蚕、全蝎等成分,具有祛风化痰功效,可改善口眼歪斜症状,需注意阴虚阳亢者慎用。

2、补阳还五汤

针对气血两虚型面瘫,含黄芪、当归、赤芍等药材,能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病程较长伴乏力症状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3、大秦艽汤

主治风痰阻络证,含秦艽、羌活、防风等成分,可祛风除湿化痰,对伴有肢体麻木者效果显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4、小续命汤

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含熟地黄、山茱萸、石斛等药材,具有滋补肝肾功效,对中老年患者伴耳鸣眩晕者较为适宜。

使用中药方剂前需经中医辨证,急性期可配合针灸治疗,避免面部受凉,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神经恢复。

廖张元

Q: 面神经麻痹用什么药物

A:

面神经麻痹可使用甲钴胺、泼尼松、阿昔洛韦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

1、甲钴胺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活性成分,可促进神经修复,适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营养神经治疗,常见剂型包括片剂、注射液和分散片。

2、泼尼松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能减轻神经水肿,适用于贝尔面瘫急性期,剂型包含普通片剂、肠溶片和注射用粉针。

3、阿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用于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神经炎,剂型有片剂、胶囊和静脉注射剂,需早期联合激素使用。

4、其他药物

根据病情可能联用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缓解眼睑闭合不全的人工泪液等,具体方案需神经科医生评估后制定。

急性期建议配合面部热敷和康复训练,避免冷风刺激,若出现味觉障碍或耳后疼痛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