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26419阅读
张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25408阅读
Q: 骨结核有传染性吗
A:
骨结核多数情况下不具有传染性。骨结核的传染性主要与活动性肺结核并存、病灶破溃、免疫功能低下、直接接触病灶分泌物等因素有关。 当骨结核患者同时存在活动性肺结核时,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结核分枝杆菌。建议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影像学评估,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骨结核病灶若破溃形成窦道,脓液中可能含有结核杆菌。此时需外科清创联合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并对分泌物进行专业消毒处理。 HIV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骨结核病灶中细菌载量可能较高。建议完善CD4细胞计数检测,治疗需加强抗结核方案并纠正免疫功能。 医务人员或家属接触患者开放性病灶分泌物时存在感染风险。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操作时佩戴N95口罩及无菌手套,接触后规范消毒。 骨结核患者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定期复查病灶愈合情况。1. 活动性肺结核并存
2. 病灶破溃
3. 免疫功能低下
4. 直接接触分泌物
Q: 骨结核会传染吗
A:
骨结核多数情况下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但开放性结核病灶可能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主要与病灶活动性、免疫状态、接触方式等因素有关。 开放性骨结核病灶可能通过咳嗽飞沫传播结核分枝杆菌,常见于脊柱结核伴窦道形成或关节结核破溃病例,需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接触活动性骨结核患者时感染风险增加,建议接种卡介苗并加强营养支持。 接触活动性骨结核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患者痰液需消毒处理,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治疗,疗程通常6-9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骨结核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并隔离排菌期分泌物。1、传染途径
2、免疫状态
3、预防措施
4、治疗管理
Q: 腰椎骨结核是什么
A:
腰椎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属于继发性骨关节结核,主要累及腰椎椎体及椎间盘。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腰椎,多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感染,免疫力低下者易发。 早期表现为腰部隐痛和僵硬感,进展期出现夜间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脊柱畸形和神经压迫症状。 结合结核病史、影像学检查(X线/MRI显示椎体破坏和椎间隙狭窄)及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综合判断。 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严重者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脊柱固定。 患者需规范完成抗结核疗程,加强营养支持,避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脊柱稳定性评估。1、病因:
2、症状:
3、诊断:
4、治疗:
Q: 骨结核能治愈吗
A:
骨结核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骨结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规范抗结核治疗、手术清除病灶、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 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通常需要9-12个月,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对于严重骨质破坏、脓肿或神经压迫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病灶清除术或植骨术,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 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补充钙质,维持合理体重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骨质修复。 在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恢复肢体功能。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指标,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1、抗结核治疗
2、手术清除
3、营养支持
4、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