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牙周病拔牙后可通过创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牙周病拔牙通常由牙槽骨吸收、感染扩散、牙齿松动、咬合创伤等原因引起。
1、创口护理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触碰创口,使用无菌棉球轻咬止血。48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导致感染。
2、药物使用
创口感染可能与厌氧菌感染、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
3、饮食调整
术后一周内避免过热过硬食物,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愈合。
4、定期复查
术后1周需拆除缝线并评估愈合情况,1-3个月后需进行牙周复查。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后续种植修复或牙周手术治疗。
恢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非手术区,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