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可通过降颅压药物、抗结核治疗、糖皮质激素、脑脊液引流等方式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脑膜炎症反应、脑脊液循环障碍、脑水肿等原因引起。
1、降颅压药物
甘露醇通过渗透性脱水降低颅内压,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呋塞米可减少脑脊液生成;高渗盐水用于顽固性颅高压。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2、抗结核治疗
异烟肼联合利福平可穿透血脑屏障杀灭结核菌,乙胺丁醇作为辅助用药。治疗需强化期4-6个月,全程维持12-18个月,警惕肝毒性等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可减轻脑膜炎症反应和血管源性水肿,降低病死率。推荐早期使用4-8周逐渐减量,需注意血糖升高和感染风险。
4、脑脊液引流
腰大池引流或脑室穿刺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重症患者,可快速降低颅压并检测脑脊液。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
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并限制液体入量,定期监测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出现头痛加剧或瞳孔变化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