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吃螃蟹过敏后应立即停止食用,根据症状轻重采取局部冷敷、口服抗组胺药物或就医治疗。螃蟹过敏主要由甲壳类动物蛋白引发免疫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
皮肤局部出现红疹或瘙痒时,可用冷毛巾湿敷缓解不适,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过敏反应较轻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抑制组胺释放。若出现嘴唇肿胀或眼皮水肿,需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当发生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时,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急救,防止过敏性休克。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痛腹泻,可短期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
过敏体质者应严格避免再次食用螃蟹及其制品,外出就餐时需主动告知过敏史。日常可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致敏食物,家中常备抗过敏药物以备应急。儿童首次尝试螃蟹等易致敏食物时,家长需观察2-3天是否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建议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严重过敏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烹饪过程中交叉接触的厨具也可能残留过敏原,需与其他食物分开清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