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20年躁狂症没复发是好了吗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20年躁狂症没复发是好了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年躁狂症未复发通常提示病情稳定,但不能等同于完全治愈。躁狂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稳定可能与规范治疗、自我管理等因素有关,仍需定期随访评估。

躁狂症患者若20年未复发,往往与持续规范治疗密切相关。情绪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等药物能有效预防复发,配合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识别情绪波动早期信号。部分患者通过建立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刺激、维持稳定社交关系等生活方式调整,显著降低复发概率。但疾病本身存在生物学基础,大脑神经递质调节功能异常可能长期存在,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建议擅自停药。

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因误诊导致长期未复发。某些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脑部器质性疾病早期表现与躁狂症相似,但病因消除后症状不再出现。另有部分患者症状转为隐匿性,表现为周期性轻度兴奋或易激惹,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这种情况仍需专业精神科医生鉴别。环境应激因素突然增加时,仍有病情波动可能。

建议每年进行1-2次精神科复查,监测情绪状态与药物不良反应。保持写情绪日记的习惯有助于早期发现变化,家属需关注患者睡眠周期与消费行为的细微改变。突发重大生活事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过度劳累与跨时区旅行等可能打破生物节律的行为。日常可进行瑜伽、正念冥想等舒缓运动,但不宜参与竞争性强的团体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偏执型精神障碍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偏执型精神障碍的高发人群通常包括具有特定性格特征、生活经历或家族遗传背景的人。这类人群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多疑、固执、敏感等特征,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1、性格特征: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发展为偏执型精神障碍。这类人群通常表现为过度敏感、多疑、固执己见,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批评,容易将普通事件误解为针对自己的阴谋或威胁。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容易陷入猜疑和敌意中。 2、生活经历:经历过重大创伤或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的人群也是高发群体。例如,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忽视或家庭暴力的人,成年后可能对他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或社会孤立状态的人,也容易形成偏执的思维模式。 3、家族遗传:偏执型精神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障碍病史,尤其是偏执型精神障碍或相关精神疾病,个体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异常。 4、社会文化因素:某些社会文化环境可能加剧偏执型精神障碍的发生。例如,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容易接触到大量负面信息,进而产生对社会的普遍不信任感。某些文化背景下强调竞争和对抗,也可能助长个体的多疑和敌意。 5、心理健康状况: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的人群,如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也可能伴随偏执型精神障碍。这些疾病可能相互影响,导致个体的心理状态更加脆弱,容易陷入偏执的思维模式。 为预防偏执型精神障碍,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同时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如心理咨询或社交活动,以缓解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