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检查子宫主要用于筛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评估生育功能及月经异常原因。
1、疾病筛查通过超声或宫腔镜可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良性病变,早期干预可避免病情进展。
2、癌症防治宫颈刮片和HPV检测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子宫内膜活检可诊断子宫内膜癌。
3、生育评估检查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输卵管通畅度,明确不孕不育原因如宫腔粘连或畸形。
4、异常诊断针对异常子宫出血、痛经等症状,可鉴别功能性出血或器质性病变。
建议育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出现月经异常或下腹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
宫颈筛查后少量出血多数属于正常现象,通常由宫颈黏膜轻微损伤、器械接触刺激、凝血功能差异、宫颈炎症等因素引起,出血量少且1-3天可自行停止。
1、黏膜损伤:筛查时刷取宫颈细胞可能导致黏膜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点滴状出血,无须特殊处理,避免剧烈运动即可。
2、器械刺激:窥阴器或取样刷摩擦宫颈可能造成机械性刺激,出血常为淡红色,建议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3、凝血异常:个体凝血功能差异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若伴随牙龈出血等表现,需排查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障碍疾病。
4、宫颈病变:宫颈炎或上皮内瘤变患者筛查后出血风险增高,可能持续超过3天,需结合HPV和TCT结果进一步评估。
筛查后出血期间保持会阴清洁,选择纯棉内裤,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5天应及时返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