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骨癌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骨扫描等方式诊断。具体方法选择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生建议。
1、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显示骨质破坏或成骨性改变,CT和MRI能更清晰呈现肿瘤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
2、病理活检:通过穿刺或切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骨癌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类型和恶性程度。
3、实验室检查:血液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可能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骨扫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发现全身骨骼的代谢异常区域,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多发病灶或转移。
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肿块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组合检查方案,确诊后需尽快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癌症标志物超标可通过复查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专科会诊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炎症反应、良性肿瘤、癌症早期、检测误差等原因引起。
1、复查检测建议2-4周后复查同项目,排除一过性升高或检测干扰。复查前避免剧烈运动,需空腹8小时以上采血。
2、影像学检查根据标志物类型选择B超、CT等定位检查。CA199升高需查胰腺MRI,CEA异常建议做胃肠镜。
3、病理活检发现占位病变时需穿刺取样,肺癌常用支气管镜活检,乳腺癌需空心针穿刺确认病理类型。
4、专科会诊肿瘤科医生会结合多项指标判断,PSA轻度升高可能只需随访,AFP持续翻倍需排除肝癌。
单一标志物超标不等于确诊癌症,建议完善检查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酒精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