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轻微脑梗怎么调理

|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轻微脑梗怎么调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雷敏
雷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轻微脑梗死往往指血管的穿支闭塞,此类患者除了做好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建议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另外,重点在于病因治疗。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以,脑梗死患者建议戒烟酒,高血压患者需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小于6克。糖尿病患者重点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及减少水果等含糖食物的摄入。高脂血症患者则需低脂饮食,即减少油脂、奶油、鸡蛋黄等摄入,多食洋葱及黑木耳,高尿酸血症戒酒,减少海鲜摄入,并需多饮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长期在家不出门是心理疾病吗

长期在家不出门可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也可能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这种行为可能与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有关,也可能是个人偏好或外部条件限制的结果。 1、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对社交场合感到极度焦虑,倾向于回避社交活动,长期不出门是其常见表现。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社交环境。药物治疗可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帕罗西汀20mg每日一次,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25mg每日两次。 2、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可能导致长期不出门。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氟西汀20mg每日一次。抗抑郁药物有助于改善情绪和动力。 3、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可能因过度担忧而回避外出,长期不出门是其表现之一。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舍曲林50mg每日一次。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4、生活习惯:个人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长期不出门,如对室内活动更感兴趣或工作性质为远程办公。调整生活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 5、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如疫情、恶劣天气等也可能限制外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户外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长期在家不出门时,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深海鱼等。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帮助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如果长期不出门伴随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