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破伤风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痉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早期常见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进展期出现角弓反张、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1、肌肉强直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会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典型表现为咀嚼肌最早受累,出现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随后颈部、背部肌肉强直形成角弓反张姿势。这种强直在发作间期仍持续存在,可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配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缓解肌痉挛。
2、阵发性痉挛
毒素作用于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后,轻微刺激即可诱发剧烈痉挛。常见喉肌痉挛导致窒息,腹肌痉挛引发板状腹,膈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发作时可能伴随大汗、心动过速,需立即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抽搐,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维持通气。
3、自主神经失调
破伤风毒素可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表现为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和发热。部分患者出现肠麻痹、尿潴留等副交感抑制症状。治疗需持续心电监护,使用硫酸镁注射液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配合阿托品注射液改善内脏平滑肌麻痹。
4、局部型破伤风
少数患者仅表现为伤口附近肌肉强直和痉挛,可能持续数周后自愈。此类症状多与不彻底清创有关,需彻底扩创并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厌氧菌感染。
5、新生儿破伤风
多因脐带处理不当感染,特征为吮乳困难、强直性抽搐和角弓反张。患儿常伴高热和呼吸暂停,需静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配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抗感染。家长需保持患儿环境黑暗安静,避免声光刺激诱发痉挛发作。
破伤风患者应隔离在避光安静环境中,减少外界刺激诱发痉挛。恢复期可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饮食选择高热量流质食物如米汤、果蔬汁,避免坚硬食物加重咀嚼肌负担。所有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清创消毒,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