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小孩呕吐建议进行血常规、便常规、腹部超声、电解质检查和过敏原检测。呕吐可能由胃肠炎、食物过敏、肠梗阻、代谢紊乱或脑部疾病引起,需结合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
1、血常规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细菌性胃肠炎患儿常伴有发热和腹泻,病毒性感染则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假性增高。
2、便常规
检查粪便性状、隐血及虫卵,鉴别轮状病毒肠炎或细菌性痢疾。黏液脓血便提示肠道感染,脂肪滴过多需考虑乳糜泻。持续隐血阳性需警惕肠套叠等外科急腹症。
3、腹部超声
无创排查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观察肠管扩张程度和肠壁厚度。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可测量幽门肌层厚度,肠旋转不良时可见肠系膜血管位置异常。
4、电解质检查
频繁呕吐易引发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新生儿可能出现低钠血症。长期呕吐需监测钙镁磷水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会出现阴离子间隙增大。
5、过敏原检测
IgE检测辅助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等食物过敏反应。非IgE介导的过敏需通过食物回避试验确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过敏体质。
家长发现孩子呕吐时应记录呕吐物性状、频率及伴随症状。呕吐后保持侧卧防误吸,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强迫进食,母乳喂养儿可继续哺乳。出现胆汁样呕吐、意识障碍或持续8小时无尿需立即急诊。恢复期饮食从米汤等低渗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香蕉、馒头等低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