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牙根断裂的表现主要有牙齿松动、咬合疼痛、牙龈肿胀、牙齿变色、牙周袋形成等。牙根断裂可能与外伤、龋齿、牙周病、牙齿结构异常、咬合力过大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口腔检查结合影像学确诊。
牙根断裂后牙齿支持结构受损,可能出现异常晃动。断裂位置越接近根尖,松动度往往越明显。患者可能感觉咀嚼无力或牙齿移位,严重时断裂牙根会与牙槽骨分离。需通过牙周探诊和锥形束CT评估断裂范围,部分病例需拔除患牙后行种植修复。
垂直型牙根断裂常引发咬合时锐痛,冷热刺激可能加重不适。疼痛源于断裂线处的牙髓神经暴露或牙周膜炎症,咀嚼压力会导致断裂面摩擦。需避免用患侧咀嚼,根尖区断裂可尝试根管治疗后冠修复,纵裂至根中部的牙齿通常需要拔除。
断裂牙根周围牙龈可能出现红肿、瘘管或脓性分泌物,提示继发根尖周感染。细菌通过断裂线侵入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X线可见根尖阴影。需进行根管引流配合抗生素治疗,合并牙周脓肿时需切开排脓,严重骨吸收者需拔牙。
牙根断裂数月后冠部可能呈现灰黑色,源于牙髓坏死后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牙本质。变色多伴随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常见于陈旧性不完全断裂。可通过内漂白或全瓷修复改善外观,但需先通过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
断裂线延伸至牙槽嵴顶时,探诊可发现深达根尖的牙周袋,常伴溢脓和口臭。细菌生物膜在断裂缝隙定植导致持续性牙周破坏,松动度会进行性加重。需评估保留价值,无法保留的患牙应尽早拔除并行位点保存术。
发现牙根断裂症状应及时就诊口腔外科或牙体牙髓科,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日常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饭后用含漱液减少菌斑堆积。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潜在裂纹,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分散咬合力。修复后每半年复查一次,监测邻牙及修复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