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产后泌乳时间通常在分娩后2-3天开始,实际时间受到乳腺发育、分娩方式、激素水平、哺乳频率等因素影响。
1、乳腺发育孕期乳腺已为泌乳做准备,产后胎盘娩出后孕激素下降,催乳素上升触发泌乳。初乳量少黏稠,需频繁哺乳刺激分泌。
2、分娩方式顺产产妇泌乳启动较快,剖宫产因手术应激可能延迟1-2天。可通过早接触早吸吮促进催乳素释放。
3、激素水平催乳素和缩宫素共同调节泌乳,情绪焦虑或疼痛会抑制激素分泌。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建立泌乳反射。
4、哺乳频率每日8-12次哺乳能有效刺激乳房产奶。母婴同室、按需喂养可加速泌乳Ⅱ期启动,避免过早添加配方奶。
建议哺乳前热敷乳房,选择舒适姿势喂养,若72小时后仍无泌乳需排查垂体功能或乳腺导管异常。
剖腹产后一般7-14天可以走路不痛,实际恢复时间受到伤口愈合情况、个人体质、术后护理方式、疼痛耐受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伤口愈合术后伤口愈合程度直接影响疼痛感,表层皮肤愈合约需7天,深层组织完全恢复可能长达6周。建议使用医用腹带减少牵拉痛,避免剧烈活动。
2、体质差异年轻产妇或既往锻炼者肌肉弹性较好,疼痛缓解较快。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恢复较慢,需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
3、护理方式正确使用镇痛泵可减轻72小时内锐痛,24小时后尽早床上翻身活动有助于预防粘连。下床时采用"三步起立法"可减轻伤口牵拉。
4、疼痛管理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如出现持续剧痛或发热需排查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
术后两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可逐步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肌恢复,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