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做白内障需要换啥药呢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白内障需要换啥药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长生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在白内障手术中,通常会用到多种药物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舒适。手术过程中,表面麻醉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患者在手术时不感到疼痛。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对疼痛敏感而需要使用镇痛泵来减轻不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会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以控制炎症和防止感染。
1、抗生素:术前和术后,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比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预防感染,降低术中和术后感染的风险。
2、激素:术后,激素类眼药水如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水肿。这类药物还可以缓解术后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使恢复过程更加顺利。
3、非甾体抗炎药:对于对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或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眼部的不适感。
4、其他药物:有时,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降眼压的药物,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或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术后眼压,防止出现高眼压症。
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但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可能会经历角膜水肿或充血,通常在三天左右即可自行缓解。也有患者可能会因为术后刺激而出现干眼症,表现为眼睛干涩或异物感,通常在一周内会有所好转。如果不适感持续或加重,建议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治。
在白内障手术后的恢复期,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和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确保手术的成功,还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视力,重拾清晰的世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白内障术前散瞳标准是什么

白内障术前散瞳标准通常包括瞳孔直径达到6毫米以上,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散瞳药物常用托吡卡胺滴眼液0.5%、环喷托酯滴眼液1%或阿托品眼用凝胶1%,具体使用需根据 1、散瞳目的:散瞳是为了扩大瞳孔,便于手术器械进入眼内,同时减少术中并发症风险。瞳孔直径需达到6毫米以上,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散瞳药物通常提前30-60分钟使用,具体时间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2、药物选择:常用的散瞳药物包括托吡卡胺滴眼液0.5%、环喷托酯滴眼液1%和阿托品眼用凝胶1%。托吡卡胺作用时间较短,适合快速散瞳;环喷托酯和阿托品作用时间较长,适合需要长时间散瞳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眼部状况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 3、使用方法:散瞳药物通常以滴眼液形式使用,患者需仰头,轻轻拉开下眼睑,将药液滴入结膜囊内。滴药后闭眼1-2分钟,避免药液外流。阿托品眼用凝胶需均匀涂抹于结膜囊内,作用时间较长,需提前使用。 4、注意事项:散瞳后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畏光等症状,属于正常反应,无需过度担心。散瞳期间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可佩戴墨镜保护眼睛。若出现眼部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 5、术后护理:散瞳药物作用时间较长,术后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眼部休息。若术后出现视力模糊、畏光等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复诊。 白内障术前散瞳是手术的重要环节,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药物,确保瞳孔达到标准。术后注意眼部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和坚果,有助于眼部健康。适度进行眼部按摩和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快术后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