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唱歌老是左右耳耳鸣是怎么了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唱歌老是左右耳耳鸣是怎么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唱歌时出现左右耳耳鸣可能与声带过度使用、噪音暴露、耳部血液循环不良、咽鼓管功能障碍或梅尼埃病等因素有关。耳鸣通常表现为耳内嗡嗡声、嘶嘶声或蝉鸣声,可能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闷胀感。建议避免持续高声唱歌,减少噪音暴露,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耳科疾病。

1. 声带过度使用

长时间高声唱歌可能导致声带疲劳,通过神经反射引发耳鸣。这类耳鸣多为一过性,休息后缓解。可尝试用温盐水漱口舒缓咽喉,避免冷饮刺激。若伴随声音嘶哑,可遵医嘱使用金嗓开音胶囊或黄氏响声丸等中成药。

2. 噪音暴露

演唱环境音量过大可能损伤内耳毛细胞,导致双侧耳鸣。典型表现为高音调持续性耳鸣,可能伴有暂时性听力敏感度下降。建议使用专业耳塞防护,演出后让耳朵休息。急性噪音损伤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代谢。

3. 耳部血液循环不良

唱歌时颈部肌肉紧张可能压迫血管,影响内耳供血。这类耳鸣多为搏动性,与心跳同步。可通过颈部热敷、低频按摩缓解,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微循环。

4. 咽鼓管功能障碍

发声时咽鼓管开闭异常可能导致耳内压力失衡,引发耳鸣。常见于感冒或鼻炎患者,伴随耳闷、自声增强感。可尝试捏鼻鼓气训练,或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5. 梅尼埃病

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伴耳鸣需警惕此病,内淋巴积水是主要病理特征。典型表现为低频耳鸣、耳胀满感和波动性听力下降。确诊后需限盐饮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调节内耳微循环。

日常应控制唱歌时长和音量,练习腹式呼吸减少声带负荷。演唱前后充分热身和放松,保持环境湿度避免咽喉干燥。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若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单侧加重或伴随眩晕头痛,需尽快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耳鼻喉科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或进行鼓室注射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突聋后耳鸣多久能消失

突发性耳聋后耳鸣消失时间一般在1-3个月,具体恢复时间与听力损伤程度、治疗时机、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突发性耳聋后耳鸣的持续时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通过规范治疗可缓解耳鸣症状,尤其是早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改善微循环药物干预的患者。若伴随轻度听力下降且治疗及时,耳鸣可能在1个月内逐渐减轻或消失。对于中度听力损伤患者,耳鸣症状可能持续1-2个月,需结合高压氧治疗、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干预。少数听力损失严重或治疗延迟的患者,耳鸣可能持续超过3个月甚至长期存在,这类情况需通过习服疗法、声音掩蔽等康复手段改善症状。耳鸣持续时间与内耳毛细胞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早期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窗口。

突发性耳聋后应严格避免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控制血压血糖在稳定水平。饮食上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全谷物等。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可能加重内耳压力的行为,若耳鸣持续超过1个月无改善或伴随眩晕加重,需复查听力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