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五十岁长牙齿可能与智齿萌出、牙周病导致牙齿移位、颌骨囊肿或肿瘤、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
1、智齿萌出:部分人智齿迟至中年萌出,可能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疼痛或错位。若无症状可观察,出现炎症需拔除。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
2、牙周病移位:严重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移位,可能造成新牙错觉。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替硝唑片控制感染。
3、颌骨病变:颌骨囊肿或肿瘤可能压迫牙齿移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需手术切除病变,术后可能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康复新液。
4、内分泌异常:糖尿病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影响牙槽骨代谢,需控制原发病。口腔科治疗同时需监测血糖或钙磷水平,必要时使用降糖药或降钙素。
建议及时进行口腔全景片检查,日常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定期复查血糖及骨代谢指标。
牙科可以通过牙齿预备技术将牙齿磨小,主要用于修复牙体缺损、安装固定修复体等情况。牙齿磨小的操作主要有适应症评估、牙体预备、临时修复、永久修复四个步骤。
1、适应症评估医生会检查牙齿缺损程度、邻牙状态及咬合关系,判断是否需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常见于龋坏过大、牙冠修复等情况。
2、牙体预备使用高速车针按修复需求精确磨除釉质和部分牙本质,通常单颗牙磨除量为0.5-2毫米,需保留足够牙体组织维持强度。
3、临时修复磨牙后需制作临时冠保护活髓牙,防止敏感和移位,材料多为树脂或预成冠,佩戴时间约1-3周。
4、永久修复最终采用全瓷冠、烤瓷冠等修复体恢复形态功能,常用材料包括二氧化锆、玻璃陶瓷等,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牙齿磨小后需避免咬硬物,定期复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