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宝宝接种百白破和乙肝疫苗后发热可能由疫苗反应、免疫系统激活、轻微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低热、局部红肿、烦躁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疫苗成分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能导致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建议家长保持宝宝衣物宽松,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时可能释放致热原,通常伴随接种部位轻微红肿。家长需避免揉搓注射部位,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接种时可能合并呼吸道等轻微感染,表现为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查感染源,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
极少数对疫苗辅料过敏可能引发发热伴皮疹,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抗过敏,或苯海拉明糖浆缓解症状。
接种后24小时内建议少量多次喂水,避免剧烈活动,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发热超过39摄氏度或伴随抽搐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