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属于慢病吗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属于慢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慢性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病程进展缓慢且需要长期管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四肢动脉的表现,主要因脂质沉积、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肢体发凉、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静息痛、皮肤溃疡甚至坏疽。该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需通过控制血糖血脂、戒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延缓进展。临床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血管扩张剂如西洛他唑片,严重时需血管成形术或旁路手术重建血运。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秋冬季节需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外伤,出现足部破溃感染应及时就医。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下肢静脉炎如何辨别?

下肢静脉炎可通过局部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条索状硬结及活动受限等症状辨别。下肢静脉炎可能与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感染、长期卧床、静脉曲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患肢肿胀、皮色发红、触痛明显、行走困难及发热等症状。

1、局部红肿

下肢静脉炎早期常见患处皮肤发红,红肿范围沿静脉走向扩散,可能伴随毛细血管扩张。生理性红肿多因久站或轻微外伤引起,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缓解。病理性红肿可能与细菌感染或血栓性静脉炎有关,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抗感染或抗凝治疗。

2、条索状硬结

病变静脉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按压时有明显疼痛感。生理性硬结常见于静脉穿刺后,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病理性硬结多与血栓形成相关,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严重时需手术取栓。

3、皮肤温度升高

炎症反应导致患处皮肤温度较健侧升高,可能伴有灼热感。非感染性静脉炎可通过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环。感染性静脉炎需联合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并监测体温变化。

4、活动受限

因疼痛和肿胀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行走时症状加重。轻度受限可通过弹力袜压迫治疗改善,重度受限需排除深静脉血栓,必要时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配合超声波物理治疗。

5、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体温不超过38℃时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警惕脓毒性静脉炎,应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并完善血培养检查。

建议患者避免久坐久站,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急性期可冷敷减轻疼痛,慢性期改用热敷改善循环。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血管修复。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或肢体发绀时须立即就医,防止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