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异物卡在喉咙里下不去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镊子取出、喉镜取出、气管切开术、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异物卡喉通常由进食过快、食物过大、儿童误吞、假牙松动、喉部疾病等因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和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其上腹部,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儿童需采用跪姿操作,婴儿则改为拍背压胸法。操作时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
2、镊子取出
当异物位于咽部可见位置时,可由专业人员使用喉镜照明配合长镊夹取。适用于鱼刺、小骨片等尖锐物,操作前需安抚患者避免吞咽动作。若尝试3次未成功或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
3、喉镜取出
电子喉镜能探查下咽部和喉腔深部异物,适用于坚果、果核等圆钝物体。检查前需喷敷利多卡因气雾剂进行表面麻醉,术中可能配合吸引器清除分泌物。术后需禁食2小时观察有无黏膜损伤出血。
4、气管切开术
当异物完全阻塞气道导致窒息时,需紧急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建立呼吸通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幼儿吞食玩具零件或老人义齿脱落,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纵隔感染。
5、药物治疗
对于因喉部水肿加剧堵塞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食管痉挛所致异物感可使用山莨菪碱片缓解平滑肌痉挛。
发生异物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馒头等固体食物企图强行压下。老年人应定期检查假牙稳固性,儿童进食需切成小块并监督。进食时保持专注不讲话,鱼类食物建议预先去除骨刺。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呕血或发热症状,提示可能并发穿孔感染,须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
孕期胎儿营养不良的信号主要有胎动异常、宫高腹围增长缓慢、孕妇体重不增或下降、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发育迟缓、羊水量异常等。这些信号可能提示胎儿营养摄入不足或胎盘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
1、胎动异常
正常胎动频率为每小时3-5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突然剧烈增加后骤减,可能与胎儿缺氧或营养供给不足有关。孕妇需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胎动,使用胎动计数法记录。若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或贫血,胎动异常概率更高,需配合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进一步评估。
2、宫高腹围增长缓慢
孕20周后宫高应与孕周基本相符,若连续2次产检宫高增长低于2厘米,或腹围增长停滞,可能反映胎儿生长受限。常见于孕妇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高血压等状况。临床会通过绘制宫高增长曲线图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参数综合判断。
3、孕妇体重异常
孕中晚期每周合理增重应为0.3-0.5公斤,若连续3周体重无增长或下降,需警惕胎儿营养缺乏。妊娠剧吐、妊娠糖尿病控制过度、肠道吸收障碍等均可导致该现象。建议使用体成分分析仪区分脂肪与肌肉量变化,避免单纯依赖体重秤数据。
4、超声显示发育迟缓
超声检查中胎儿腹围小于同孕周第10百分位,或头围/腹围比例失调,提示不对称性生长受限,多与胎盘功能不全相关。脐动脉血流S/D比值升高、大脑中动脉血流异常等 Doppler 指标可辅助诊断。需排除染色体异常、TORCH感染等病理性因素。
5、羊水量异常
羊水过少(AFI≤5cm)可能因胎儿尿量减少所致,常见于慢性缺氧导致的血液重新分配;羊水过多(AFI≥24cm)可能与胎儿吞咽障碍有关。两者均需评估孕妇血糖水平及胎儿消化系统发育情况,必要时行羊膜腔灌注或穿刺减量治疗。
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80-100克,优先选择鱼肉、禽蛋及豆制品;铁元素需求增至30毫克/日,可通过动物肝脏、菠菜等补充;每周2-3次深海鱼类提供必需脂肪酸。建议分5-6餐进食,搭配复合维生素制剂,避免长时间空腹。定期进行营养门诊随访,监测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等指标,若出现信号异常应立即进行胎儿电子监护及超声生物物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