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外阴脂肪瘤的检查应做什么?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外阴脂肪瘤的检查应做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燕
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外阴脂肪瘤好发于任何年龄,是以育龄期的妇女最多见。瘤体生长缓慢,位于大阴唇和阴阜的皮下脂肪组织,无痛感。瘤体较小时,可无症状,当瘤体较大时出现行走困难和性生活困难。如肿瘤膀胱阴道隔生长至阴道旁组织则可阻碍分娩。那么外阴脂肪瘤的病因主要与脂质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外阴脂肪瘤的检查:一、血液生化检查,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有6项: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其中重要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质的总称。无论胆固醇含量还是甘油三酯含量高,或者两者都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血脂症可能提示机体脂肪组织过多,能提示外阴肿物可能为脂肪瘤。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无明显的结缔组织包膜,瘤细胞间散散有纤维组织条索,间质有多少不等的纤维组织和血管。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胶质瘤分为哪四级

胶质瘤通常根据恶性程度被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I级、II级、III级和IV级,对应从良性到恶性程度逐步增加。等级的划分主要基于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和浸润性等特征,不同级别在治疗方法和预后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I级胶质瘤高度分化的良性肿瘤 I级胶质瘤恶性程度最低,通常生长缓慢,界限较为清晰,部分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术后预后较好。这类肿瘤最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例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某些视神经胶质瘤。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此类肿瘤的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放疗或化疗一般不需要,除非残留或复发。 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术后状态。 2、II级胶质瘤低度恶性 II级胶质瘤虽然恶性程度较低,但具有浸润性,容易复发或逐渐恶化,例如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此类型较多发生于年轻至中年人群。 治疗方法: 手术: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若全切困难,可辅以其它治疗。 放疗:手术无法全切或复发时,可能采取放疗控制进展。 化疗:特别对于具有中度恶性特性的肿瘤,化疗如替莫唑胺能起到一定作用。 3、III级胶质瘤中度恶性 III级胶质瘤恶性程度中等,细胞增殖显著加快,肿瘤呈现较强的浸润能力,较典型的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此级别患者往往症状突出,如持续头痛、癫痫发作等。 治疗方法: 手术:需尽量切除肿瘤,尽管较难完全去除浸润性病灶。 放疗:手术后一般常规进行放射治疗。 化疗:术后辅以替莫唑胺或其他化疗方案能进一步延缓进展。 4、IV级胶质瘤高度恶性 IV级胶质瘤是最具侵略性的肿瘤类型,比如胶质母细胞瘤,其生长迅速,侵袭性强,预后较差,多见于老年人群。此类型患者通常症状较重,包括剧烈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 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最大范围切除+术后放疗+替莫唑胺联合化疗。 靶向治疗:如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应用。 支持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应用止痛药或抗癫痫药物。 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仍存在局限,且不同级别的治疗目标和预后差异较大。症状或影像学提示胶质瘤风险的患者,应尽早就医进行诊断与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