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儿童睾丸一大一小可能由生理性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扭转、睾丸肿瘤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鞘膜积液新生儿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液体滞留,表现为阴囊无痛性肿胀。建议家长观察是否在1岁前自行吸收,若无改善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2、腹股沟斜疝肠管通过未闭锁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形成可复性包块。家长需避免让孩子剧烈哭闹,若发生嵌顿需立即急诊手术复位。
3、睾丸扭转精索旋转导致血供中断,6小时内是抢救黄金期。家长发现孩子突发阴囊剧痛、呕吐时,须在4小时内完成急诊探查手术。
4、睾丸肿瘤儿童常见卵黄囊瘤或畸胎瘤,表现为睾丸无痛性硬结。家长触摸到质地坚硬的肿块时,应尽快进行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裤,定期观察睾丸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至小儿外科或泌尿外科就诊。
男性不育的症状主要有精液异常、性功能障碍、睾丸异常、激素水平紊乱等表现,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精液量减少,进展期可出现勃起障碍,严重者伴随睾丸萎缩或第二性征退化。
1. 精液异常精液量少于1.5毫升或精子浓度低于1500万/毫升,可能与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有关,需进行精液分析和阴囊超声检查。
2. 性功能障碍包括勃起功能障碍或射精障碍,常见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或心理因素,需评估血糖水平及心理状态。
3. 睾丸异常睾丸体积缩小或质地变软提示生精功能受损,可能由隐睾病史或腮腺炎性睾丸炎导致,需检测性激素和染色体核型。
4. 激素紊乱胡须稀疏、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改变,多与垂体瘤或克氏综合征相关,需测定促卵泡激素和睾酮水平。
建议避免高温环境接触,保证锌硒等微量元素摄入,确诊后可通过药物调节、手术矫正或辅助生殖技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