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的登革是地名吗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的登革是地名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登革”并不是地名,而是疾病名称。它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有时可能伴随出血倾向或严重的休克等并发症。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关键在于减少传播媒介——蚊子的数量,同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与媒介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子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繁殖,且主要在白天活动。当蚊子叮咬已经感染登革病毒的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减少蚊子的滋生地非常重要。例如,清理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可以有效控制蚊虫数量。
2. 登革热的症状及应对措施
感染登革热后,患者通常在发病初期出现高烧,随后可能伴随头痛、眼眶后疼痛、皮疹,以及关节和肌肉疼痛。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和休息缓解,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烧、腹痛、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临床治疗多为对症治疗,如使用安全的退烧药,补充液体维持身体机能等。
3. 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和地区,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4. 关于登革热疫苗
近年来,部分地区已经研发并推广登革热疫苗,但疫苗的适用人群和效果可能受个体因素影响,接种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更多信息。
登革热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防治显著减少发病率的传染病。重视环境清洁和个人防护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感染登革热,尽早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避免病情恶化并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得了丙肝30年有多严重

丙肝30年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需通过抗病毒治疗、肝脏功能监测等方式干预。丙肝的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肝脏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慢性丙肝感染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肝脏代谢能力减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1、肝脏纤维化:丙肝病毒持续感染会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逐渐失去正常功能。日常护理包括避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同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纤维化进展。 2、肝硬化:长期丙肝感染可能引发肝硬化,肝脏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400mg/片,每日一次、达卡他韦60mg/片,每日一次,以及肝移植手术。 3、肝癌风险:丙肝感染30年可能增加肝癌发病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早期发现肝癌迹象。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 4、免疫功能下降:慢性丙肝感染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5、代谢能力减弱: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代谢能力,导致脂肪代谢异常、血糖波动等问题。饮食上应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全谷物。 丙肝30年的患者需特别注意饮食和运动管理。饮食上应选择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果,避免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