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保肛后遗症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低位直肠癌保肛后遗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申家泉
申家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包括排便频率增加、肛门失禁和排便困难等,患者需要通过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来改善生活质量。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1、排便频率增加及处理
保肛术后,由于直肠部分切除或功能改变,许多患者会出现排便频率显著增加。这是因为直肠的储存能力下降,导致便意更频繁。为缓解该问题,患者可以尝试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例如每天固定时间如厕,帮助肠道形成“排便反射”。饮食上建议以低残渣食物为主如白米饭、去皮苹果等,减少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和高糖食物。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服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来减少肠蠕动。
2、肛门失禁及管理
由于手术可能损伤括约肌或神经,一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肛门失禁。经常性的排泄控制困难会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解决方法包括进行骨盆底肌肉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以此增强括约肌的闭合能力。再者,针对较严重的肛门失禁,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如止泻剂或建议生物反馈治疗。一些病例中,手术修复技术如肛门括约肌修复也可被考虑。
3、排便困难及应对
另一些保肛术患者可能会感觉排便不畅,这通常由直肠手术后瘢痕、吻合口狭窄或术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患者可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如多吃燕麦片、胡萝卜等易于消化并可促进肠蠕动的食物。临床上,轻微者可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来帮助排便;严重者可能需要通过肠道扩张手术或肠吻合位置调整等进行修复性治疗。
保肛术后症状虽然可能困扰患者,但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逐步改善生活质量。建议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寻求内镜或手术的进一步帮助以避免长期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癌转移了怎么办

直肠癌转移可通过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控制。直肠癌转移可能与肿瘤分期、基因突变、免疫逃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1、手术治疗:对于局部转移的直肠癌,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直肠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可切除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降低肿瘤负荷。术后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以预防复发。 2、化疗治疗:化疗是控制直肠癌转移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作用。化疗可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3、放疗治疗: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直肠癌。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肿瘤体积。放疗可与化疗同步进行,增强治疗效果。对于骨转移或脑转移,放疗可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 4、靶向治疗: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这些药物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靶向治疗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 5、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珠单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高或错配修复缺陷的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定期复查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