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怎么判断宝宝脱水了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判断宝宝脱水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脱水可通过观察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囟门凹陷、精神萎靡、口唇干燥等症状判断。脱水通常由腹泻、呕吐、发热、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

1、尿量减少

正常婴儿每日排尿6-8次,若尿量明显减少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可能存在脱水。腹泻或呕吐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此时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电解质紊乱。若持续4-6小时无排尿,应立即就医。

2、皮肤弹性下降

轻捏宝宝腹部或手背皮肤,若回弹速度超过2秒,表明皮肤弹性降低。中重度脱水时可能出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家长可记录皮肤状态变化作为脱水程度参考。

3、囟门凹陷

一岁内婴儿前囟门出现明显下陷是严重脱水征兆,多伴随眼窝凹陷。这种情况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需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并配合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补充体液。

4、精神萎靡

脱水会导致脑细胞缺水,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或异常烦躁。轻度脱水可喂食补液盐溶液,重度脱水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家长应避免强行喂食加重呕吐。

5、口唇干燥

口腔黏膜失去光泽、舌面出现纵纹是典型表现。发热伴随呼吸急促时会加速水分蒸发,建议少量多次喂温水,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出现裂纹出血需警惕高渗性脱水。

预防脱水需保持每日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饮水量,发热时增加20%摄入。母乳喂养婴儿应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需在两餐间补水。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抽搐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送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日常可备口服补液盐III预防轻度脱水,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排尿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回事

宝宝肚子胀气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衡、消化不良、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更换奶粉、补充益生菌、按摩腹部、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1、喂养方式:宝宝吃奶时吞咽过多空气是常见原因。母乳喂养时,确保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防胀气奶嘴,保持奶瓶倾斜角度,避免奶嘴内残留空气。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2、食物过敏:部分宝宝对牛奶蛋白或母乳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肠道不适和胀气。母乳喂养的妈妈可尝试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可能致敏的食物;奶粉喂养的宝宝可更换为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3、肠道菌群:宝宝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发生菌群失衡。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微生态,减少胀气发生。可选择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婴幼儿专用益生菌制剂,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 4、消化不良: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度喂养或食物不易消化可能导致胀气。遵循按需喂养原则,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添加辅食时,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糊、蔬菜泥等,逐步引入新食物。 5、肠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宝宝肠道炎症,导致胀气、腹泻等症状。注意宝宝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宝宝饮食和排便情况,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胀气。母乳喂养的妈妈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宝宝持续胀气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