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宝宝脱水可通过观察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囟门凹陷、精神萎靡、口唇干燥等症状判断。脱水通常由腹泻、呕吐、发热、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
1、尿量减少
正常婴儿每日排尿6-8次,若尿量明显减少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可能存在脱水。腹泻或呕吐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此时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电解质紊乱。若持续4-6小时无排尿,应立即就医。
2、皮肤弹性下降
轻捏宝宝腹部或手背皮肤,若回弹速度超过2秒,表明皮肤弹性降低。中重度脱水时可能出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家长可记录皮肤状态变化作为脱水程度参考。
3、囟门凹陷
一岁内婴儿前囟门出现明显下陷是严重脱水征兆,多伴随眼窝凹陷。这种情况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需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并配合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补充体液。
4、精神萎靡
脱水会导致脑细胞缺水,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或异常烦躁。轻度脱水可喂食补液盐溶液,重度脱水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家长应避免强行喂食加重呕吐。
5、口唇干燥
口腔黏膜失去光泽、舌面出现纵纹是典型表现。发热伴随呼吸急促时会加速水分蒸发,建议少量多次喂温水,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出现裂纹出血需警惕高渗性脱水。
预防脱水需保持每日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饮水量,发热时增加20%摄入。母乳喂养婴儿应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需在两餐间补水。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抽搐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送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日常可备口服补液盐III预防轻度脱水,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排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