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异常子宫出血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综合鉴别,主要病因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建议尽早就诊妇科,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出血模式、周期规律性、经量变化及伴随症状。记录末次月经时间、避孕方式、用药史,排查是否与妊娠相关出血。既往妇科手术史、内分泌疾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观察宫颈有无赘生物或接触性出血,双合诊评估子宫大小、质地及附件区包块。全身检查需关注贫血体征、皮肤瘀斑等凝血异常表现,甲状腺触诊排除内分泌因素。
3、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判断贫血程度,凝血功能筛查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激素六项检测卵巢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排除妊娠相关出血。肿瘤标志物如CA125辅助鉴别子宫内膜癌。
4、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为首选,可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识别息肉或肌瘤。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病变并活检。磁共振成像对子宫腺肌病和深部肌瘤有较高诊断价值。
5、病理诊断
诊断性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是金标准,可鉴别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宫腔镜引导下定点活检提高病变检出率,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不规则出血患者。
日常需记录月经周期日记,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贫血患者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铁剂。所有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需定期随访,绝经后出血必须立即就医排除恶性肿瘤。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或止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