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玲
张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热效应,破坏异常的组织或细胞,用于缓解疼痛、恢复心律、消除肿瘤等。它适用于多种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常见用于心律失常治疗、疼痛管理及肿瘤治疗。
1、射频消融术的原理与作用
射频消融术利用特制的电极导管,通过射频产生的高频电流将目标组织加热到60-100℃,从而引发蛋白质凝固或细胞坏死,达到治疗效果。在心律失常中,它可精准破坏心脏内的异常电传导通路;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它通过破坏特定的神经来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对于肿瘤治疗,它可消融小型实体肿瘤,使病灶组织被破坏。
2、射频消融术的适用范围
① 心脏疾病:治疗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问题,是心内科常用的手段之一。
② 疼痛管理:适合治疗由于神经根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疼痛,例如颈椎病引发的神经根痛、三叉神经痛等。
③ 肿瘤治疗:针对不能手术的大多数小型肝癌、肺癌或转移性肿瘤,射频消融术是常见的替代方案。
3、射频消融术的前期准备及操作流程
进行射频消融术前,需由医生评估适应症,并进行心电图、影像学等检查确认病灶位置。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影像设备引导,将电极导管插入体内至病灶部位,启动射频以完成对病灶的精准消融。这一过程一般需要1-3小时,绝大多数患者无需全身麻醉。
4、射频消融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与传统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术创口小且恢复快,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住院时间也短。但也存在操作难度高、可能引发局部感染或出血等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并遵医嘱服用必要药物,如抗凝剂或止痛药。
射频消融术是一项成熟的微创技术,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疗效,但术前必须咨询专业医生并评估适应症。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访与健康管理,以确保最优治疗效果。注意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突发心绞痛是什么原因

突发心绞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心绞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是心绞痛的常见原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患者可通过服用硝酸甘油片0.5毫克舌下含服或阿司匹林肠溶片100毫克每日一次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2、心肌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可能由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引起,表现为胸痛、胸闷。患者需控制血压和血脂,可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毫克每晚一次或氨氯地平片5毫克每日一次进行治疗。 3、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如焦虑、愤怒可能诱发心绞痛。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咨询心理 4、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患者应避免高强度运动,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每周至少5次。 5、寒冷刺激:寒冷环境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冬季外出时可穿戴保暖衣物,室内保持适宜温度。 心绞痛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遵医嘱服药,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