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一岁后疫苗时间安排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岁后疫苗时间安排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剑
曹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一岁后疫苗时间安排需要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个人健康状况合理规划,通常包括麻疹疫苗、水痘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1、麻疹疫苗:通常在12-15个月龄接种第一剂,4-6岁接种第二剂。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及其并发症,如肺炎和脑炎。接种后需观察是否有轻微发热或皮疹等反应。
2、水痘疫苗:建议在12-15个月龄接种第一剂,4-6岁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可预防水痘及其可能引发的皮肤感染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接种后注意局部红肿或低热。
3、乙脑疫苗:一般在12-24个月龄接种第一剂,间隔7-10天接种第二剂,6岁加强接种。乙脑疫苗能预防乙型脑炎,接种后需观察是否有头痛或乏力等轻微不适。
4、甲肝疫苗:建议在18-24个月龄接种第一剂,6-12个月后接种第二剂。甲肝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接种后注意是否有食欲不振或轻微发热。
5、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接种一次,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流感疫苗能降低流感及其并发症的风险,接种后需观察是否有肌肉酸痛或低热。
合理规划疫苗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效果,减少疾病风险。接种后注意观察儿童反应,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避免剧烈运动,确保接种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前列腺结石和钙化区别

前列腺结石和钙化是两种不同的前列腺病变,前者是前列腺腺体内形成的固体矿物沉积,后者是局部组织钙盐沉积的影像学表现。

1、形成机制

前列腺结石多由前列腺液淤积导致的无机盐结晶沉积,常与慢性炎症或腺管阻塞有关。钙化则是组织修复过程中钙盐在坏死区域或瘢痕组织的沉积,可见于既往感染愈合后。

2、临床表现

结石可能引起尿频、会阴胀痛或血精,较大结石可导致排尿困难。钙化通常无症状,多为影像检查偶然发现,少数钙化灶较大时可能产生压迫感。

3、影像特征

超声检查中结石呈强回声伴声影,直径多超过3毫米,CT显示高密度结节。钙化在超声表现为点状高回声无声影,CT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

4、病理基础

结石成分多为磷酸钙或草酸钙,存在于扩张的腺泡或导管内。钙化多发生在纤维化间质或陈旧性病灶,与淀粉样小体沉积相关。

5、处理原则

无症状结石可观察,合并感染需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钙化无须治疗,但需与前列腺癌钙化灶鉴别,必要时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前列腺超声筛查,日常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出现排尿异常或骨盆区域持续疼痛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