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炎症性肠病如何诊断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炎症性肠病如何诊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炎症性肠病是肠道自身免疫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恩病,确诊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确定。1.如果存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肠镜所见存在乙状结肠、直肠连续性弥漫性溃疡,甚至全结肠溃疡,病理提示大量炎细胞浸润和隐窝脓肿,可以考虑存在溃疡性结肠炎。2.如果存在腹痛、腹泻,伴有进食后呕吐等梗阻症状,肠镜所见回肠末段和右半结肠呈阶段性分布的溃疡性病变,病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为主要表现,可以考虑存在克隆恩病。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克隆恩病的诊断是很不容易的,往往病理结果不支持,很容易与肠结核混淆,可以结合钙卫蛋白协助诊断。总之,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不是很容易,需要与多种疾病相鉴别,在临床工作中要耐心、细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拉黑便稀的是什么原因

拉黑便稀可能由饮食因素、药物影响、消化道出血、胃炎、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食因素: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或食用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等,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黑。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相关食物的摄入,观察大便颜色是否恢复正常。 2、药物影响:服用含铁剂的补血药物或铋剂类药物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可能导致大便呈黑色。停用相关药物后,大便颜色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 3、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血液经过消化后可能使大便呈黑色。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4、胃炎:慢性胃炎或急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少量出血,使大便颜色变黑。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5、肠道感染:细菌性或病毒性肠道感染可能导致大便稀薄且颜色异常。可通过大便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等,保持肠道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肠道蠕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