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痛腹泻发烧怎么办?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痛腹泻发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痛腹泻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胃痛腹泻发烧可能与胃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出现胃痛腹泻发烧症状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补充水分

腹泻和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咖啡、酒精等可能加重脱水的饮品。观察尿液颜色,若颜色深黄提示需增加补液量。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避免使用冰水或酒精擦浴,以免引起寒战。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若体温持续不降或超过39℃,应及时就医。

4、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若考虑细菌感染,可能需要开具诺氟沙星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特别是感染性腹泻早期。

5、就医检查

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出现严重脱水、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更应及早就医。

胃痛腹泻发烧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症状缓解后1-2周内仍应保持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帮助恢复肠道功能。若为传染性疾病,应注意隔离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食物,预防类似症状再次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脾胃不好引起的咳嗽症状是什么?

脾胃不好引起的咳嗽症状主要表现为痰多色白、咳嗽声低弱、饭后或夜间加重,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咳嗽主要有痰湿阻肺型、脾虚痰盛型、胃气上逆型、寒湿困脾型、饮食积滞型等类型,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施治。

1、痰湿阻肺型

长期脾胃虚弱导致水湿停滞,聚而成痰上犯于肺。咳嗽痰多色白质黏,胸闷气促,舌苔白腻。可遵医嘱使用二陈丸燥湿化痰,配合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严重者可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日常需忌食生冷甜腻,可用陈皮泡水代茶饮。

2、脾虚痰盛型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痰浊内生壅塞气道。咳嗽反复发作,痰白清稀量多,伴有气短乏力。治疗宜用六君子丸健脾化痰,辅以黄芪建中汤补益脾气。食疗可用山药薏米粥,避免过度劳累伤脾。

3、胃气上逆型

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引发喉间呛咳无痰。常见饭后咳嗽加重,伴嗳气反酸。可选用旋覆代赭汤降逆和胃,配合香砂养胃丸调理中焦。饮食需细嚼慢咽,餐后保持直立位,睡前3小时禁食。

4、寒湿困脾型

过食生冷或外感寒湿困遏脾阳。咳嗽痰白清冷,遇寒加重,腹部冷痛。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化寒湿,配合附子理中丸温补脾阳。注意腹部保暖,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穴位。

5、饮食积滞型

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食积化热上熏于肺。咳嗽痰黄黏稠,口臭腹胀,大便酸腐。宜用保和丸消食导滞,配合枳实导滞丸清热化痰。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每餐七分饱,适当增加白萝卜、山楂等消食食材。

脾胃型咳嗽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饥饱无度,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可常按揉中脘、脾俞等健脾穴位,适当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强力镇咳药物掩盖病情。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过度贪凉,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脾胃气机调达。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