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15岁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适用于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未完成全程免疫的人群,主要包括新生儿、15岁以下未接种儿童及高危成年人。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数大,青少年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仍有感染风险,补种可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采用0-1-6月三针方案,首针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三针,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可达较高水平。
建议先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确认未感染且表面抗体阴性后再接种,避免重复接种或无效接种。
接种后需观察半小时有无过敏反应,接种部位24小时内避免沾水,发热期应暂缓接种。
青少年接种后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完成全程接种后2-3个月可复查抗体水平。
乙肝肝炎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取决于病毒复制活跃度、肝功能损伤程度、肝纤维化分期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等因素,主要评估指标包括HBV-DNA载量、转氨酶水平、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结果。
HBV-DNA检测阳性且转氨酶持续升高者需长期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癌风险。
表面抗原阳性但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肝功能正常者,可考虑停药观察,但需每3-6个月监测HBV-DNA和肝功能变化。
已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必须终身服药,除抗病毒药物外可能需联合甘草酸制剂、双环醇等保肝药物,延缓疾病进展。
妊娠期妇女、合并HIV感染等特殊人群需调整用药方案,替比夫定可用于妊娠中晚期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婴传播。
所有乙肝患者均应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出现乏力加重、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