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常年吃避孕药的后果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常年吃避孕药的后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常年服用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紊乱、血栓风险增加、肝功能异常、乳腺增生等问题。避孕药的影响主要有激素水平波动、代谢负担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内分泌失调等。

1、激素紊乱

长期外源性雌激素摄入会抑制卵巢功能,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可能伴随潮热等更年期症状。需定期监测性激素六项,必要时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调节周期。

2、血栓形成

雌激素促进凝血因子合成,可能引发下肢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高风险人群应选择孕激素单方制剂,出现胸痛或下肢肿胀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3、肝脏损伤

药物代谢加重肝脏负担,可能诱发转氨酶升高或药物性肝炎。建议每半年检查肝功能,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

4、乳腺病变

激素刺激导致乳腺导管扩张,表现为乳房胀痛或结节。需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症状明显者可服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调理。

建议连续服用避孕药不超过5年,40岁以上女性应改用避孕套等非激素避孕方式,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20岁非月经期出血

非月经期出血可能与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等因素有关。

1、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少量出血,通常持续2-3天,无须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即可。

2、内分泌失调:

压力过大或作息紊乱可能影响激素分泌,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可通过调整作息、减少压力改善。

3、宫颈病变:

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常伴有分泌物异常,需进行宫颈筛查及抗炎治疗。

4、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可能引起经间期出血,可能伴随月经量增多,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并切除。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症状特征,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妇科就诊明确病因,必要时进行超声或激素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