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肠梗阻反复发作怎么办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梗阻反复发作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姜金波
姜金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肠梗阻反复发作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肠梗阻通常由术后粘连、肠道肿瘤、肠扭转、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避免进食粗纤维食物,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术后粘连患者需长期保持饮食清淡。

2、药物治疗

肠道肿瘤可能导致机械性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可使用胃肠减压配合注射用生长抑素、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药物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

肠扭转或肠道畸形引起的梗阻需进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外科干预,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

4、定期复查

慢性肠梗阻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腹部CT或造影检查,监测肠道通畅情况,及时发现复发病灶。

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情况,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出现持续腹痛呕吐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不做肠镜检查还能用什么办法检查肠道

检查肠道的方法有粪便潜血试验、钡剂灌肠造影、CT结肠成像、胶囊内镜。

1、粪便潜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初步筛查肠道出血性疾病,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假阴性。

2、钡剂灌肠造影:

通过X线观察钡剂在结肠内的分布,可显示肠道结构异常,对较大息肉和肿瘤有较高检出率。

3、CT结肠成像: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模拟结肠内窥效果,能检测5毫米以上病变,但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

4、胶囊内镜:

吞服微型摄像胶囊全程拍摄小肠影像,适用于传统内镜难以到达的小肠段检查,存在胶囊滞留风险。

建议根据具体症状和医生评估选择合适检查方式,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道筛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